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四。小儿骤受惊忤,惊则气散神浮,引起发热。症见遍身发热,夜间尤甚。外无表症,内无宿滞,但见额上及眉宇间赤色,印堂青色,烦躁不宁,易从睡梦中惊醒。治宜清热镇惊,用抱龙丸;虚
出明·汪机《痘治理辨》。即奶麻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著者不详,宋·王道为之注疏。全书分三十三卷,内容专论炼丹。
病证名。足太阴脾经经气异常所致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,……是动则病舌本强,食则呕,胃脘痛,腹胀善噫,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,身体皆重。是主脾所生病者,舌本痛,体不能动摇,食不下,烦心,心下急痛,
【介绍】:见高斗魁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薄荷汤,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胗,“唇疡也”(《说文解字》)。详唇疮条。
见悬枢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白疕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I2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第四肋间隙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,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;并有第四肋间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胸满,咳嗽,气喘,乳痛;以及肋间神经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