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大宣
【介绍】:
见袁句条。
【介绍】:
见袁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葛花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即阳桃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掌禹锡条。
书名。7卷。清·何梦瑶撰。刊于1751年。碥,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。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,故以《医碥》为书名。本书以杂病证治为主要内容。卷1略述脏腑、经络、阴阳、水火、寒热、补泻等概说;卷2~4分述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·虚劳》。亦称梦。即梦遗。详该条。
6卷。清·陈元犀撰于1811年。作者遵其父陈修园之嘱,用诗歌形式简要介绍《金匮要略》中方剂的主治、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,并附方解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病证名。指感受寒邪所致的腹痛。多见于阳气虚衰者。见《医方考·腹痛》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寒气腹痛之症,面黄唇白,手足多冷,恶寒不热,二便清利,腹中绵绵作痛,此寒气腹痛之症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腹痛》:“绵
骨名。鼽与顺通。即颧骨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鼽骨下各一。”
即触诊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