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吉林中药手册》。为北豆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(黑睛)暴露者痛而生翳。”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。
即舌中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黄三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1卷,已佚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厥阴络脉,见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踝部的流痰。证治参见流痰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四十卷。因寒搏于血,血涩不通所致。症见肿硬木闷,破而不溃,肿亦不消。治宜神效瓜蒌散,外宜隔蒜灸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五:“初发即有头曰乳疽。”又《校正外科大成》:“乳痈、乳疽生于乳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