胆具有决断功能,体现在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(如大惊卒恐)的不良影响,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,确保脏器之间的协调关系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胆者,中正之官,决断出焉。”胆对其他脏腑功能具有调节作
经穴名。代号LR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位于大腿内侧,股骨内上踝上4寸,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。一说“在股内廉膝上三寸,横直阴市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,深层外侧有股
元、明、清代医官职称。明、清两代,院判的职位仅次于院使。元代于1322年(至治二年)设院判2人,官阶正五品。
骨名。又名锁子骨、缺盆骨、骨。即锁骨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“拄骨者,膺上缺盆之外,俗名锁子骨也。内接横骨,外接肩解也。”
脉象之一种。寸关尺三部按之皆无,寻至尺后才觉察。平人见此为体质之特征,病人见此者,为阴阳不和之象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脉有伏匿,……谓阴阳更相乘,更相伏也。”
骨名。胸骨和肋骨的统称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胸骨即骬骨,乃胸胁众骨之统名也。一名膺骨,一名臆骨,俗名胸膛。”
①指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所必需的物质。它来源于肾精,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盈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女子……二七而天癸至,任脉通,太冲脉盛,月事以时下,故有子。……丈夫……二八肾气盛,天
【介绍】:明代朱洪武皇帝第十六子,封为宁献王。通诗文、经史及医药,晚年学道,自号仙,或称玄洲道人、涵虚子。撰述较多,在医学方面,有《仙活人心法》、《寿域神方》、《乾坤生意秘蕴》等书,主要偏重养生,具有
病名。见《喉科杓指》卷二。指喉痹之发于一侧者。治同双喉痹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古山龙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黄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