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贻善堂四种须知

贻善堂四种须知

丛书名。清·朱本中纂于1676年。收有《急救须知》、《饮食须知》、《修养须知》、《格物须知》等四种。现存1689年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尖惊药

    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杨梅丹毒

    病名。即梅毒性咽炎、喉炎。《喉科金钥》卷下:“风火喉痹肿痛,……及杨梅丹毒,上攻咽喉。”

  • 壅疾

    脚气的古称。见《济生方·脚气》。详脚气条。

  • 侧卧位

    针灸体位名。见卧位条。

  • 鸭脚菜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呛喉风

    病名。又名飞丝毒、抢食风。多由心经热毒熏灼咽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燥,口中发泡。若饮食吞咽有碍,甚而呛逆者则为重症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谓之飞丝毒,口中发泡丑药(雄精3克,梅片1.5克,胆矾0.3克)

  • 蒋维乔

    【生卒】:1873~1958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时期气功专家。字竹庄。江苏武进人。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、光华大学教员,早年即研究以呼吸疗法防治疾病。对运用气功锻炼身体防病治病,有一定的研究,著有《因是子

  • 党永年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神秘名医录》2卷,已佚。

  • 黄研农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

  • 灸法术语。①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。②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