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珠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龙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龙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五输穴,见该条。
同脾阳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三七,详该条。
出《徐表南州记》。为补骨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一。即油灰指甲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犁头草,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即将气引运到身体一定部位。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十六卷循天之道:“天气常下施于地,是故道者亦引气于足。”隋·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一。“养生方导引法“:“鼻引气入喉,须微微缓作,不可卒急强作
用主治不同的药物组合而成的方剂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,治外有表寒,内见阳虚之证,用麻黄解表发汗,附子温经助阳,细辛温通表里,以兼收疗效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下半叶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年轻时喜读书,后学医,通脉理,注重温补之法。著有《脉诀》一书,已佚。
见《药物图考》。为荔枝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