隧:经隧(络)。即经穴。《十四经发挥》:“其隧穴之周于身者,六百五十有七。”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铁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萝芙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科类萃》:“盗汗者,谓睡而汗出也。”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肌肉虚而睡中汗出也,用止汗散。”《幼科发挥》:“盗汗者,梦中自出,醒则干也,其病在肾,宜当归六黄汤加止汗散主之。”《婴童百问》:“小
即神仙太一膏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清河(今河北省境内)人。崔彧弟子。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
见针方六集条。
①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苦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为紫花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代……止有常数,不能自还,良久乃动。”主脏气衰弱。多见于心脏疾患、惊恐、跌打重证。个别孕妇接近分娩时亦可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