轩辕逸典
见黄帝逸典条。
见黄帝逸典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三。指感受外邪引起的消渴病,有燥火、湿火之分。详燥火三消、湿火三消、消渴条。
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(一部)1977版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此由患疫喉火邪结于肺胃所致之气促症状,为肺气欲绝之候。若喉烂甚者尤危。详疫喉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甲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阳和汤作蜜丸,治证同。见阳和汤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杲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常山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子宫脱出、阴脱、阴、瘣疾、子宫不收、子肠不收。俗称吊茄子、癫葫芦。与阴挺、阴痔等病相似。指妇女子宫下坠,甚至脱出阴道口外。多由气虚下陷,带脉失约,冲任虚损,或多产、难产、产时用力过度,产后过
【介绍】:见王士雄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