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颅囟经条。
即祛瘀活血。详该条。
①《外科精义》卷下方。黄丹、乳香、黄连各二钱五分,轻粉一钱,密陀僧、花蕊石(二味同煅赤色)、白龙骨各一两。为细末,入乳香、轻粉、黄丹,同研合匀,每用干掺患处。治诸疮久不收敛者。②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。即瓜蒂漏的别称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六。即脾疸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一部1977年版。为菊苣之维吾尔族名,详该条。
出《盛京通志》。为木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土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。主治泄痢脓血,肠炎,消化不良,习慢性便秘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