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追虚逐实

追虚逐实

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原指用灸法治阴虚热证的错误方法,导致虚者更虚、实者更实。后世引作批评医者滥用补泻之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数失子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汇

    药物学著作。18卷。清·郭佩兰撰。刊于1655年。本书内容主要参考《本草纲目》、《本草经疏》等书编成。卷1为十四经经脉图、脏腑图及引经药物、面部望诊图等;卷2杂论三部九候、脉法、经络、运气等;卷3介绍

  • 泻白益元散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。水煎,调益元散服。治伤暑咳嗽,身痛口渴,外反恶寒。

  • 舌卷囊缩

    证名。即舌卷卵缩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六日厥阴受之,……故烦满而囊缩。”详舌卷卵缩条。

  • 黄米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秫米之别各,详该条。

  • 揩齿

    古人牙齿保健法之一。《普济方》卷七十:“夫齿者,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,摧伏诸谷,号为玉池,揩理灌漱,叩琢引导,务要津液荣流,涤除腐气,令牙齿坚牢。”

  • 劳复

    病名。指伤寒、温热病瘥后,余邪未清,过度劳累而病复发者。《伤寒论·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病差后劳复者,枳实栀子豉汤主之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劳复证治》:“伤寒新差后,不能将摄,因忧愁思虑

  • 夜里串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脾胃论

    书名。3卷。金·李果撰。约刊于十三世纪。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。李氏根据《内经》:“人以水谷为本”的观点,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,并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予以阐析。书中对于饮食劳

  • 产后小便数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。多因产后肾气虚弱,虚热移于膀胱;气虚不能约制;或冷气入于膀胱,膀胱失于约制等所致。虚热移于膀胱者,热甚则小便涩痛,方用六味地黄汤;气虚不能约制者,小便频数而色白,方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