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证汇录
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。
参见高憩云外科十种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锡叶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膀胱寒,小便数,漏精稠厚如米白泔。”
【介绍】:唐代道士。撰有《五脏旁通明鉴图》1卷(《宋志》)记载为孙思邈撰),已佚。
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。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。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。恶寒是正不胜邪;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;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邪气因
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五。亦名孕妇尿出。因孕后血虚,脬中有热;或脾肺气虚,下逼于脬;及肝肾阴虚,热扰膀胱所致。血虚脬中有热者,兼见心烦尿赤,宜养血清热,用丹栀逍遥散,或白薇散(白薇、白芍);若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乌桕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痘疹全书条。
颌部的经脉。《灵枢·卫气行》:“别者以上玉耳前,合于颔脉,注足阳明。”
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目力。指眼视物的功能,同今之视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