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麻黄细辛附子汤,见该条。
见清·刘斋甫《妇科三字经》。即正产。详该条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栝楼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金匮翼》卷八方。肉苁蓉(酒浸)二两,沉香(另研)一两。为末,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腹服。治虚性便秘。
骨名。即旋台骨。详该条。
收涩法之一。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。如气虚自汗、心悸惊惕、短气烦倦、脉大无力,用牡蛎散、玉屏风散;阴虚盗汗、午后潮热、口干唇燥,舌质红,脉细数,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、浮小麦、糯稻根等
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。
出《鸡峰普济方》。即橘皮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即手缩、脚缩、舌缩、唇缩、阴缩,属小儿危重证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