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金樱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剪口疮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珍珠草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瘴论》2卷。
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。
见明·岳甫嘉《妙一斋医学正印·女科》。即经闭浮肿。详该条。
儿科五脏病证治之一。脾恶湿,故病多体重,困倦多睡,不思饮食,泄泻。热证则目内黄,尿黄。口疮口臭,烦易饥,宜泻脾胃蕴热,用泻黄散。寒湿困脾,脘腹胀满,泛恶欲吐,食纳减少,消化不良,苔白脉缓。宜芳香化湿,
【生卒】:约1056~1093【介绍】:宋代著名药学家。字审元。原为蜀州晋原(今四川崇庆)人,后迁居成都。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贡献。唐慎微世医出身,刻苦学习,对经方更有所长,专心医业,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生于小腿肚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
眼科病证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聚星障之类黑睛病后遗的翳痕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与聚星相似,盖聚星在可治之时,此则凝定之证,虽妙手久治,难免跡滞如冰瑕之患。”详宿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