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里喉痈

里喉痈

病名。即喉关里部喉痈。多由肺胃热蕴,痰火邪毒上冲咽喉所致。症见喉关之内及其周围漫肿疼痛,继之焮红高肿,颈部臖核,吞咽困难,汤水难入,甚则肿塞咽喉,疼痛增剧,呼吸困难,寒热大作,呛咳痰鸣(《中医喉科学讲义》)。治宜疏毒解毒泻火消肿。用清咽利膈汤加减。或含化六种神丸。脓熟时以刀针于高肿处刺破排脓。外吹冰硼散。本病类今之咽后壁脓肿、咽旁脓肿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耳金边草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金边兔耳,详该条。

  • 一字金丹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方。紫花地丁、蚤休、山慈菇。为细末,每服一字,开水送下。治痘毒及痘黑陷倒靥,干枯不起。

  • 药烦

    证名。见《温疫论》上卷。指服药后出现烦闷及头、身发痒等症。《伤寒绪论》烦热:“凡服药后,烦闷不安,头面发际遍身发痒者,谓之药烦,此胃虚不能胜药力也。与热姜汤徐徐呷之。药中宜加生姜以行胃气自安。”本证可

  • 药园师

   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。隶属于太医署。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,共2人。参见药园条。

  • 伤寒论研究

    书名。4卷。恽铁樵撰于1924年。恽氏以中西汇通的观点阐析伤寒六经、伤寒提纲、伤寒和其他一些病症的用药、伤寒病型与传经以及治法等多方面内容,并附作者治案。全书颇多个人见解,但也有一些主观附会或联系不当

  • 舌红痈

    病名。清·程永培《咽喉经验秘传》:“舌红痈,因心经壅热,生于舌上。”色红肿痛,如豆如樱。治宜清心凉血、解毒泻火,可选用犀角地黄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参见舌痈条。

  • 排风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鬼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暴病

    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急而重的病症,亦可指急性病、新发病。

  • 舌系

    指舌下静脉丛及系带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舌下紫筋为舌系,下通于肾。”

  • 白熟苔舌

    舌苔白厚,明而不透,白而无光的舌象。此气血两亏,内脏虚寒已极之候,病多危重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