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针法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眩晕由风火积痰上逆所致者。《杂症会心录·眩运》:“实痰眩运者,其症实而脉实,其积热在阳明,其阻塞在经络,其郁遏在肠间,无非风火结聚,积痰生灾。盖液凝则浊阴泛上,饮停则火逆上升,此实痰之运也。”
补法之一。治疗肾虚不能纳气的方法。气主于肺而根于肾,肾虚不能摄纳,则见气短气促、吸气困难。用党参、胡桃肉、补骨脂、山萸肉、五味子、熟地、龙齿、磁石、海龙、海马等药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录属翰林医官院,其职位在大夫之下,官阶从七品,系以原军器库之副使改任本官职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即玳瑁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鸣韶。江苏靖江县人。年轻时学儒,后弃儒学医。中年时医术渐精,曾搜集古代及近代医学著述,编写有《脉辨正义》,已佚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每易成漏,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。”治疗参见肛漏条。
热之在气分者,一般以实热为多。参见气分证条。属虚热者,宜清心莲子饮,或补中益气汤、升阳益胃汤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