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重楼玉钥

重楼玉钥

喉科著作。2卷(又有1卷本及4卷本)。清·郑梅涧约撰于清乾隆年间,后其子郑瀚加以补充,于1838年始由冯相棻刊行。上卷首列“咽喉说”等八篇咽喉病总论,并分别论述了36种喉风的名称(其中包括咽、喉、口、牙、耳等病证)、症状、治法,末为治疗喉风的方药,以及牙疳、喉间发白(白喉)等症。卷下为“喉风针诀”,包括行针手法、补泻、禁忌及咽喉科常用的十四经经穴。内容结合临床,比较实用。建国后有影印本。此外,郑瀚在1804年另撰《重楼玉钥续编》1卷,未及刊行。1929年经章洪均整理,并附入郑氏家传的《喉症白腐》一书,由裘吉生氏收入《三三医书》第三集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棱草根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香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久衄

    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。指鼻出血经久不愈。《诸病源候论·鼻病诸候》:“鼻衄,由热乘血气也。肝藏血,肺主气,开窍于鼻。劳损藏府,血气生热,血得热则流散妄行,随气发于鼻者名为鼻衄。藏虚不复,劳热停积,故衄经

  • 久痢腹痛

    病证名。久痢不止,腹痛不除的证候。因久痢而脾胃虚弱,冷气在内,与脏气相搏,正邪交争,故令腹痛不除。治宜温养脾胃,用肉豆蔻散(《证治准绳》:肉豆蔻,青橘皮,黄牛角腮、当归、地榆、厚朴、黄连、干姜)。

  • 斑猫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斑蝥,详该条。

  • 手提法

    正骨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。患者立于桌前,助手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,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,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,给予固定。本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。

  • 右端正

    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左手中指远端指骨的尺侧边。用掐法,能止吐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·掐法》:“端正在右者,中指端右侧,掐之止吐。”《小儿推拿广意·中卷·杂症门》:“眼左视,掐右端正穴。”

  • 内外伤辨

    见内外伤辨惑论条。

  • 知母甘桔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知母、石膏、桔梗、甘草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治肺燥咳嗽喘逆。

  • 伤乳食

    病证名。指乳食停滞而致的吐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伤乳食,物出作馊酸气者是也。”临床多伴有腹痛,面色黄滞,发热,不喜饮食。治以化乳消食为主。宜胃苓丸,煨生姜煎汤研碎调服。

  • 瘟疫

    病名。亦称温疫。感受疫疠之气,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。《素问·本病论》:“民病温疫早发,咽嗌乃干,四肢满,肢节皆痛。”后世常见者为:①暑热疫毒,伏邪于胃。症见壮热烦躁,头痛如劈,腹痛泄泻,或见衄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