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订幼科金鉴评
见国医百家条。
见国医百家条。
刺法名。指入针后,用手指于针刺穴位所在之经络上下推循以促使得气的方法。《针经指南》:“循者,凡下针于属部分经络之处,用手指上下循之,使气血往来而已。”《针灸问对》:“下针后,气不至,用手上下循之,假如
即疏肝。详该条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七方。半夏、栝蒌仁各五两,贝母、桔梗各二两,枳壳一两半,知母一两。为细末,生姜汁煮糊为丸。治湿痰在胃,上干于肺,发为痰嗽,兼胸膈满,或寒热交作,面浮肿。
见人元脉影归指图说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。即紫金丸第二方,见紫金丸条。
即承气养营汤,见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漆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剂的功用分类法之一。出《本草衍义》。即在十剂的基础上加寒剂、热剂。参见十剂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