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》:“极寒伤经,极热伤络。”人身的经脉,直行的为经,横行的为络,经在里属阴,络在外属阳。热为阳邪,故极热则伤络,便可发生出血、发斑等症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少林内功》。身体慢慢下蹲,腰直胸微挺,两手仰掌置于腰部,两掌前推,掌心相对,四指并拢,拇指外分,再收回至腰部,如此往返三次,在第四次推出时,身体慢慢起立,边推
推拿手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一手按于肩部,一手握住腕部,将病人上肢向后,屈肘翻手于背部。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铁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樵。江苏苏州人。撰《本草诗笺》(1756)一书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面黑子。详该条。
①指自手、足三阴经分出的络脉。②下行的或位置较深的络脉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(便血)。”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。主治泄痢脓血,肠炎,消化不良,习慢性便秘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夏暑炎热,感受暑邪,影响脾胃,则生内湿,出现食欲减退,倦怠乏力等症。①寒暑感冒:发热不扬,头晕恶心,恶寒无汗,宜祛暑散寒,用香薷饮。②暑热感冒。精神困倦,发热蒸蒸汗出,口渴喜饮,或烦闷喘咳,宜清热解暑
儿科著作。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。又名《师巫颅囟经》。2卷(一作3卷)。托名周穆王时“师巫”所传(一作东汉·卫汛撰)。明代以后原书已佚,今存本为《四库全书》本(系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佚者),己非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