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肘后痈,见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岩条。
又名何寓、丹穴、幽谷、赤。《素女经》:“深内茎刺婴女。”即阴道穹窿。
病名。《治疗大全》:“生于鼻观下迎香穴,系手阳明风热。初生小泡,麻痒微痛,一、二日后结核,板硬肿连腮唇,恶寒发热,最易走黄。”治同疔疮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又名血痢、赤痢。为热毒内迫于血,肠络损伤,血从下泄所致。治宜凉血止痢。用茜根汤。
①拘泥。有所顾忌的意思。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:“拘于鬼神者,不可与言至德。”②证名。筋病证候之一。拘为筋脉牵强不伸。常与挛、急并称,如拘挛、拘急等。多由湿热、风寒或血虚所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
眼科手术器械。见佚名《广勤轩遗稿》。钢铁制造,形若金针。用以治疗粟疮等。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