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外感风寒或时令不正之气所致的表证。见《丹溪心法·中寒》。有轻重寒热之分。《证治要诀》卷二:“感冒为病,亦有风寒二证,即是伤寒外证初起之轻者,故以感冒名之。”证见喷嚏、鼻塞、流涕,头痛,全身痰楚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鸦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翼首草之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胆南星七钱,防风、干姜各三钱,白附子、川乌、白芷、薄荷、木香、白术、茯苓、人参各五钱,朱砂一钱,麝香、冰片各五分,牛黄三分,白僵蚕二十个。为细末,冬季用蜜二斤,甘草半斤,煎作膏,和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,生平不详。著《胎产经验方》1卷,已佚。
即阴疮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龚廷贤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喉科心法》卷上:“还食风,生于关内左右,并无小瘰,亦不浮肿。”类似咽后壁淋巴泡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