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吴楚条。
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即天庭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漏谷。见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一。指夏季感受暑热,肺受热灼,清肃失常所致的气喘。证见喘促,多汗,烦躁或身体发热,静则多言等。治宜解暑,清热或兼益气,如白虎汤、清暑益气汤、益元散等方。
病证名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经来如屋漏水,头昏目眩,小腹作痛,更兼白带,咽中臭如鱼腥,恶心吐逆,此血虚有热也。先用理经四物汤(四物汤加白术、柴胡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三棱、黄芩),次用内补当归丸。”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鳢鱼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沉实之极,如用指弹石的感觉。
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,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,不恶寒,反恶热,自汗,腹满,便秘;又有少阳病的口苦、咽干、目眩等外,必见下利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