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眩晕证治》。又称中暑眩晕。详该条。
暑病专著。2卷。明张鹤腾辑,清叶霖增订。张氏原著《伤暑全书》撰于天启三年(1673年)。叶氏据《素问》暑证之论增订,叙述各种暑证之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,采辑治暑方剂50余首,详载主病及服法。末附古代名医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为蓬莪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①指口之角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足阳明之上,血气盛则髯美长;血少气多则髯短;故气少血多则髯少;血气皆少则无髯,两吻多画。”②《说文解字》:“口边也。”泛指口唇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详天河条。
参补阴、强阴条。
病名。出《温病条辨》卷一。即时毒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山扁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,即连珠风。详连珠喉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