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木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金·成无己撰。约刊于1156年。卷1~3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,“使习医之流,读其论而知其理,识其证而别其病,胸次了然而无惑”(本书严器之序)。卷4专论方药,选《伤寒论》常
又名臂膊。①指上肢(上膊)和前臂部(下膊)。②指上臂外侧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《东医宝鉴》作外丘。即伏兔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谵语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妊娠谵语,为藏府热极之候,急宜童便时时灌之。不应,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,庶胎得安。脉实者,加酒大黄下之,下迟则伤胎也。”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松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。
出《卫生杂兴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厥阴肝经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:“妇人乳房并不坚肿结核,惟乳窍常流鲜血,此名乳衄。”乃属忧思过度,肝脾受伤,血失统藏所以成衄。治宜平肝散郁,养血扶脾为主。内服黑消遥散。相当于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