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针刺感应

针刺感应

简称针感,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、麻、重、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。不同针感的出现,和患者的体质、病种、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。凡进行针刺治疗,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,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。至于针刺感应的强弱,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,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“得气”,主要是指“针感”。参见得气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异物入目

    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即物偶入睛证。详该条。

  • 容成

    人名,传为黄帝大臣。相传道家采阴补阳的房中术,即由容成传来。因之容成成为房中的代名。《汉书艺文志》阴阳家有《容成阴道二十六卷》,《容成子十四篇》,均已失传。其片段见《医心方》二十八卷中。

  • 皮毛焦

    证名。指皮毛枯憔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多由经气不荣皮毛所致。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手太阴气绝,即皮毛焦。太阴者,肺也,行气温于皮毛者也。气弗营则皮毛焦,皮毛焦则津液去,津液去则皮节伤,皮节伤则皮枯毛折,

  • 蚕纸

    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蚕退纸,详该条。

  • 气极

    六极之一。指气虚重症。多因脏气不足,正虚邪袭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气极,令人内虚,五脏不足,邪气多,正气少,不欲言。”偏虚者,症见短气不能言,入晚甚,乏力,皮毛焦。治宜益气。可用诃黎勒丸

  • 清冷泉

    见清冷渊条。

  • 地连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螺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凉膈攻毒饮

    《医宗金鉴·痘疹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七方。栀子、黄连、石膏、荆芥、紫花地丁、炒枳壳、桔梗、玄参、生地黄、炒牛蒡子、大黄、赤芍药、甘草、薄荷、木通、灯心、竹叶。水煎服。治胸前出痘,攒聚粘连。

  • 肾藏志

    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肾的生理功能之一。指人的记忆力或意志,为肾所藏。肾的精气充盛,则脑髓充而精力旺盛,记忆力强;肾虚则每多健忘、精神不振或未老先衰。治当以补肾为主。

  • 湿热感寒疝

    病证名。疝证之一。出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小儿贪食不节,则势必影响中焦消化功能,因而积久生湿,湿郁生热,以致湿热之气下注,流入阴囊,复被风湿之邪外侵,则成本证。发作时阴囊红肿松弛,常常刺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