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针灸铜人

针灸铜人

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。始创于宋代(1026年),用铜铸造,体表刻有经络腧穴名称,胸腹腔有脏器,中空。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,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。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,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。考试时于铜人体表涂蜡,体内注入水银,令被试者取穴进针,如果取穴部位准确,则针进而水银出。如取穴有误,则针不能入。宋针灸铜人共铸两具,惜因战乱均已遗失。此后,明、清、民国到解放后,不断有官方或个人仿制针灸铜人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约有各型铜人百余种。铜人对我国针灸学的推广普及,特别是统一穴位,起到积极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原气之别

    别,分支,分别行走。三焦网络躯体的上、中、下三部,主持诸气,能引导生发于命门的原气分别行走于全身各部位,故称为“原气之别。”《难经·三十八难》:“……三焦也,有原气之别焉,主持诸气。”

  • 高岭土

    见《矿物学与丹药》。为白石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温热病

    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①温病的别称。泛指各种温病、热病。也有以感受热邪的轻重与季节的不同,分称为“温病”与“热病”者。《类证活人书》卷五:“因春温气而变,名曰温病;因夏热气而变,名曰热病。温、热二

  • 陈康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

  • 魏岘

    【生卒】:1187~?【介绍】:南宋官吏。原籍寿春(今安徽寿县),祖父时迁居鄞县(今属浙江)碧溪,官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。由于素弱多病,百药备尝。1227年以“与其病后能求药,不若病前能自防”之意,摭

  • 洞痢

    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九。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。多由寒湿之邪,内迫肠道所致。

  • 食积痿

    痿证之一。《证治汇补·痿躄章》:“食积痿者,饮食太过,妨碍道路,升降失常,脾气不得运于四肢,手足软弱,或腹膨胀痛,或噁心暖气,右手脉洪弦滑者,宜运脾消导,从食积治,俟食消积化,然后补脾。”宜木香槟榔丸

  • 张怀瓘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撰有《药石论》一卷。

  • 天元医案

    见叶氏医案存真条

  • 痘不起胀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古今医鉴》。痘疮发病后,一般历时四天,当渐起胀,先出者先起,后出者后起,至五、六日毒气尽出,至七、八日则进入贯脓。若见形三、四日,起胀如豆形,根窝红活肥满,光泽明净者,预后良好。若不起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