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彦臞(qú 渠)
【介绍】:
见钱经纶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钱经纶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通天,见该条。
见《类证治裁·痉症》。指太阳痉、阳明痉、少阳痉。详各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遗溺,灸遗道,侠玉泉五寸。随年壮。”即位于脐下4寸(中极即玉泉)旁开2.5寸处。与肠遗穴同位。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则定位于中极穴旁开5寸处。
兽医学著作。2卷。明·喻本元、喻本亨撰。刊于1608年。本书记述了一些牛病的名称和用药法、针灸等治疗的方法,并附有牛马图。参见元亨疗马集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食禁经》3卷,佚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又名凤凰单展翅。操作方法有三种:①右手大指自小儿总筋处按揉至关中,再用掐法,性温热,治寒症(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)。②左手跪顶小儿一窝风处,右手食指将小儿大指
病证名。腮及颊部充血,发红而肿痛者。多因风热毒邪壅滞阳明、少阳经脉,以致气血郁遏而成。治宜疏风清热,解毒消肿为主。内服普济消毒饮,外用赤小豆末和蜜涂之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生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道士。撰有《五脏旁通明鉴图》1卷(《宋志》)记载为孙思邈撰),已佚。
经穴名。代号LR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荥(火)穴。位于足背第一趾蹼缘中点上0.5寸;或于第一、二趾间的趾缝端取穴。布有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,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趾背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,眩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