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等。即呕吐。详该条。
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约成书于17世纪初(明末)。撰人佚名。此书专论经脉流注,对于经脉经穴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,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。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鼻疽生于鼻柱,属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二:“初起鼻柱壅肿,两窍不通,焮痛。”多经过化脓而愈。治宜清热解毒,常以银花甘草汤加麦冬、花粉、赤芍、当归。如因
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见《不居集》上集卷二十五。即安肾丸第一方,见安肾丸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八方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临观八极。”张志聪注:“地之八方也。”
即邪气上逆。例如外感表虚证误用攻下,胃气虚而邪未解,邪气乘虚上逆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,心下痞鞭而满,干呕,心烦不得安,……但以胃中虚
人体除头颈与四肢以外的躯体部分。
帮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的方法。分为化痰、消痰、涤痰三类。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