铃铛菜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清·雷丰撰于1882年。此书专论时病(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),以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;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;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的理论,分述春温、风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杨梅结毒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小巢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耳鸣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三:“紧喉其发暴,咽喉肿痛,痰涎壅盛,声音不出,脓水不入,由膏粱厚味所致,为之实火。”即紧喉风。详该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金银花、牡丹皮、玄参、丹参、鲜生地黄、人中黄、麦门冬、白茅根、莲房、赤芍药、连翘、犀角、竹叶。水煎,兑陈金汁(童便亦可)、地骨露温服。治疫痧红艳,颗粒无分,灼热无汗,神烦口渴,肤燥
【介绍】:见黄有祺条。
病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。治疗参见月经过多、经漏条。
宋代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。用以试验其对古代医方的配伍原则以及君、臣、佐、使的理论和方法等的掌握情况。相当于今之方剂学考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