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追风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人中黄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如银内障证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生于尾骨处的外痈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五:“此痈发于尾闾穴,是督脉之经,最疼难忍,难得脓,宜大托里加乳香、没药排脓止痛,外用敷贴,戒气怒房事,不然则漏而难痊。”
书名。4卷。清·凌嘉六辑。撰年不详。本书主要辑录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、《伤寒论》等书中有关咳嗽病证的文字及有关诸家注释编成。现有《三三医书》本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乌药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以患者本人手指折定分寸,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,故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凡孔穴在身,皆是脏腑荣卫,血脉流通,表里往来,各有所主,临时救难,必在审详。人有老少,体有长短,肤有肥瘦,皆需精思商量,准而折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痓同痉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痉病。详该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黄水疮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