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湿痰、寒痰。若兼咳而声音重浊,鼻塞,多为外感风寒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前正中线胸骨剑突末端向上1.5寸处。一说“在鸠尾穴上1.5寸”(《中国针灸学》)。主治胃腕寒痛,喘息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
即腋窝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下血。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出《礼记·内则》。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麝香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条。
奇经八脉之一,代号DU。出《素问·骨空论》。其循行路线,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难经曰:督脉者,起于下极之俞,并于脊里,上至风府,入属于脑,上巅循额,至鼻柱,阳脉之海也。”(按: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原文无后三
病证名。丁甘仁《女科医案》:“室女经闭肝失疏泄,宿瘀内阻,水谷之湿逗留,太阴、阳明、厥阴三经为病,始而少腹作痛,继则脘胀纳少,目黄,溲赤,肌肤亦黄,大便色黑,现为黄疸。久则恐成血臌,急宜健脾逐湿,祛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