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即厉痈。见该条。
古代道家炼丹的九种丹药。《抱朴子内篇·金丹》“九丹者长生之要。”九丹包括丹华、神符、神丹、还丹、饵丹、炼丹、柔丹、优丹、寒丹等。
五蒸之一。亦名血蒸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五蒸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长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食物久停,积滞于胃而致的呕吐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九十四:“小儿积滞吐,胸膛闷结,中脘痞闷,气不舒畅,闻秽呕逆即吐。”治宜和胃降逆。用二陈汤、枳术丸加减。
病名。指痢下脓血呈现多种颜色者。有虚证和实证之分。实证多因止涩太早,或下之未净,热毒留滞肠中所致,虚证多因痢症久延,脏气受损,脾肾两伤所致。亦有正虚邪恋,虚实夹杂者。《张氏医通》卷七:“五色痢,古人皆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雪里开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等五种果实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果为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