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明外证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橘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甜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顺饮子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一册方。又名清凉散。熟大黄、炙甘草、当归(酒洗)、芍药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加薄荷叶十片,水煎服。治夜热。

  • 培土

    即培补脾土。用补益脾气的药物,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。参见健脾条。

  • 色以润泽为本

    诊法。出《望诊遵经》。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。人体内在气血盛衰,可外现于面部色泽,尽管病色各有不同,总以明润光泽,预后较好;枯晦不泽,预后较差。

  • 对着钱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老人眼昏

    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一。指老花眼,参见该条。

  • 虫积胀

    即虫胀。见《医学入门·鼓胀》。详虫胀条。

  • 痰迷心窍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小儿多因乳食不节,停滞中焦,致使气结湿生,化为痰浊,阻遏心窍所致。症见神志错乱,神呆目滞;严重者可出现昏倒于地,不省人事,喉中痰鸣,漉漉有声,纹沉色淡,舌苔白腻。治宜涤痰开窍,

  • 振寒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发冷时全身颤动。有谓系战慄之轻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振寒,谓寒而颤振也。”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寒气客于皮肤,阴气盛,阳气虚,故为振寒、寒栗。”《张氏医通·寒热门》:“

  • 摩挱(suō 梭)

    即按摩。参见摩娑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