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茂林。浙江钱塘人。专门小儿科,闻名于京师,曾任太医院医官,升至院判。著有《杏坞秘诀》1卷,已佚。
气功术语。即内视,详该条。
证名。手气的别称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》:“手肿痛,或指掌连臂膊肘腕俱痛,为手气也。”详手气条。
见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。为黄蜡之别名,详蜂蜡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即绿矾,详该条。·
病证名。指血从耳中流出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耳出血,曰耳衄。”肾开窍于耳,手足少阳经脉循行耳部,故耳衄常见于肝胆火旺、肾虚火旺以及饮酒多怒之人。因肝胆火旺者,常有头痛烦躁,夜寐不安,口苦咽干
指排便时下腹部及肛门有沉重胀坠感,即所谓里急后重者,多见于痢疾及腹泻患者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下利脉沉弦者,下重。”
书名。5卷(一作3卷)。元·朱震亨著述,明·程充校订。刊于1481年。此书并非朱氏自撰,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。明初的两种刻本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,程氏为了尽可能恢复原著面貌
病名。妊娠24周后,出现水肿,高血压,蛋白尿,并兼有头痛,眩晕,呕吐,眼花,上腹不适,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癎。多因平素肾阴虚,妊娠后肾阴更虚,肝阳上亢,或阴损及阳,脾肾
【生卒】:约公元前215~?【介绍】:西汉时著名医家。齐临菑(今山东临淄)人。因任齐太仓长之职,故又称仓公或太仓公。曾先后向公孙光、公乘阳庆等人学医,医术高明,尤其重视脉法的运用,治病每针药并用,取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