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等篇。即噎膈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石蕊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排便时下腹部及肛门有沉重胀坠感,即所谓里急后重者,多见于痢疾及腹泻患者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下利脉沉弦者,下重。”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明·董玹纂定,胡正心参补。前有伤寒约论,次述六经病证,并分述伤寒诸症以及与伤寒有关的症候、病证66则,末附治疗方剂102首及备用效方19首。
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舌质红而有裂纹。为里热内迫,肺胃阴伤,宜甘寒泻火,育阴生津。
即阴囊。《寓意草》:“少腹有疝……,坠入睾囊甚易。”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无外感症,忽然心悸如怔冲状,醒则烦闷,睡则多惊,或卧中言语恍惚,加之臌胀腹满,连脐急痛,坐卧不宁,气逆迫胎,皆血虚内热乘心故也。宜大圣茯苓散安心神,保胎定痛。”(茯苓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