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沈括条。
出《抱朴子》。即海马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守论纂要》10卷,佚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医生。籍贯不详。精通针法,善用补泻法治病。
亦称气营同病。燔,焚烧;指火盛,亦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烦渴、神志昏迷,甚则透发斑疹、舌绛苔黄燥等。治以清气凉营为主。
古病名。即肝积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肝脉……微急为肥气,在胁下,若覆杯。”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肝之积,名肥气。在左胁下,如复杯,有头足。久不愈,令人发咳逆疟,连岁不已。”《济生方》卷四:“肥气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乌痧,满身胀痛,面目黧黑。身有黑斑,毒在脏腑,气滞血凝,以致疼痛难忍。”宜阿魏丸等方。《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·乌痧》:“此症有二,俱系预先感冒风邪,未经发泄,又因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白兰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伤科汇纂》。即脑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