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:ST45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井(金)穴。位于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0.1寸处。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和趾背动、静脉形成的趾背动、静脉网。主治面肿,口,齿痛,鼻衄,咽喉肿痛,心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详凤单展翅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龙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牡荆子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通草,详该条。
指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五脏中寒证》:“肾中寒之状,色黑,气弱,吸吸少气,耳聋,腰痛,膝下清,拘挛而疼,昏不知人。”治宜温肾散寒为主。选用不换金正气散、附子五积散、姜附汤等方。如见脐
指小儿患病时所表现的形态,为望诊内容之一。《幼科指南心法》:“小儿病形各样,须憑眼力消详。怀中偎缩风凉,合面睡时热瘴。夜啼烦热腹痛,目直惊风须防。长吁哽气热中藏,痰喘上攻火旺”。可供临床辨证参考。
蛔虫。古文献中的蛕、蚘,均为蛔的异体字。参见蛔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