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诗经》。即瓠子,详该条。
见博爱心鉴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桡腕关节脱位。详手掌根出臼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银柴胡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望诊遵经》。气色,指五脏的精气及反映于面部色泽;门户,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。五脏各有主色和分部,前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尅的理论,从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泽变化,以推测五脏的病变及预后。这种诊法,须四诊合参,
治疗气滞血瘀证候的治法。临床常用于心腹胁肋诸痛,时发时止,月经不调、跌扑劳损、冠心病心绞痛、产后恶露不行等一切属于气血涩滞之证。常用药如香附子、金铃子、郁金、当归、丹参、赤芍、延胡、桃仁、红花等。
出《医学启源》。为罂粟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卫汛条。
见舒氏伤寒集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