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面骨

猜你喜欢

  • 手太阴经别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手太阴之正。即手太阴肺经别行之正经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手太阴之正,别入渊腋少阴之前,入走肺,散之太阳(张景岳改为“散之大肠”,从之),上出缺盆,循喉咙,复合阳明。”在腋前从手太阴肺经

  • 细叶莠竹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儿枕痛

    病名,见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。又名儿枕块、儿枕不安、块痛、产枕痛、血枕痛、血块痛、血母块、产后儿枕腹痛、产后腹中块痛等。多因产后败血未尽,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,血被寒凝,瘀血内停所致。恶露未尽者,症见小腹

  • 温症癍疹辨证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许汝楫撰。刊于1888年。本书专论温病癍疹的辨证与治疗,指出:“癍毒发于阳、承于阴;疹毒发于阴、承于阳。”许氏阐析在温病过程中癍、疹的病理和治法各不相同,并介绍了一些自拟的经验效方。末

  • 费氏食养

    食疗丛书。清·费伯雄编。又名《费氏食养三书》。共收入三本食疗著作。其中,《食鉴本草》为费氏亲撰,成书于1883年;《本草饮食谱》乃代文晟辑,经费氏鉴定,成书于1850年;所附《食养疗法》系费子彬著,成

  • 油甘子虫瘿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油柑虫节,详该条。

  • 汤烫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即烫火伤。详烧伤条。

  • 少阴郄

    见阴郄条。

  • 攒齿疳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肩疮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肩部因受压或磨擦而生疮疡者。用五倍子烧灰存性,加黄丹(用水飞过)醋调敷之。参见痈、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