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一方。吴茱萸(汤洗数次)五两,人参三两。为末,每服四大钱,加生姜五片,大枣三枚,水煎去滓,不拘时服。治气呕胸满,不纳食,呕吐涎沫,头痛。
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
①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方。茵芋叶、铅丹、秦艽、钩藤皮、石膏、杜蘅、防葵各一两,菖蒲、黄芩各一两半,松萝半两,蜣螂十枚,甘草三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小豆大,三岁以下小儿每服五丸,三岁以上每服七丸,五岁以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即枸杞子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桂岩,又字廷豹。浙江萧山人。先为儒生,能诗,通医,尤专于痘疹。著有《博爱心鉴》一书。主张治疗痘疹贵于气血充足,治疗偏于补气血,对于表里虚实的辨证不够重视。
【介绍】:见姚应凤条。
《素问·阳明脉解》:“四肢者诸阳之本也。”四肢是人体十二经脉起止处,人体的精、气、血均靠十二经脉输布。十二经脉中,阳脉受气于四肢,阴脉受气于五脏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阴者主脏,阳者主腑,阳受气于四末,阴
病名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大、小便不通之症。癃,小便不利;闷,通“秘”,大便秘结不通。《内经吴注》卷二十:小便不通为癃,大便不通为闷。”详癃闭、便秘、关格各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50卷。明·徐彦纯撰,刘宗厚续增。书成于1396年。徐氏原著撰于洪武初(1368年),书名《医学折衷》,立论以《内经》为本,旁采金元诸家学说以阐析中风、痿证、伤风、痰饮、滞下、泄泻、疟、头
生殖的基本物质。禀受于父母,常先身生,故又称先天之精。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,并与生长、发育和衰老等有关。其生成、储藏和排泄,均由肾所主,属于肾精的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