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方法名。即拔法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肾气通行的道路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,此肾之街也。”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飞阳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指因气郁、痰饮,或食滞、虫积,或脏腑虚衰等所致的腹胀。如气结腹胀、痰饮腹胀、食积腹胀、虫积腹胀、肝火腹胀、脾虚腹胀、六腑腹胀等。详各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克企。原籍姑苏(今江苏苏州)。祖父严道通,以医业起家,后来迁居金陵(今南京一带)。永乐(1403~1424年)年间,在太医院学医,后行医,有医名。
古刺法名。九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络刺者,刺小络之血脉也。”是指浅刺皮下血络的针刺方法,三棱针及皮肤针的刺法均属此。以其刺及络脉,故名络刺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萱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