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位于足底,当第二、三趾骨间,与内庭穴相对处。主治足趾疼痛,小儿惊风,癫痫,胃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咸虾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。
男性尿道口。《寓意草》:“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。”
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卷十八方。人参、知母各一钱半,五味子八分,麦门冬(去心)三钱,石膏五钱,炙甘草五分。水煎服。治自汗烦渴,脉洪涩者。
见《辨证录·中风门》。即卒中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光慈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德森条。
见《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》。为黄毛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