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若讷条。
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指凝脂翳症之翳色黄若鹅脂者。详凝脂翳条。
构成口腔的骨骼。如口盖骨、上牙床骨、下牙床骨等。详各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臑会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①指心积症。《灵枢·邪气藏腑病形》:“心脉,……微缓为伏梁,在心下,上下行,时唾血。”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心之积名曰伏梁,起脐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。久不愈,令人病烦心。”治宜伏梁丸等方。参心
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荆州(今湖北境内)人。精外科,善治骨折,对复杂性骨折病人,使用药酒麻醉,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切开皮肉,剔除碎骨,外贴药膏,封闭伤口,即愈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溪谷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