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形容微微汗出之状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芦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。即血漏。见血漏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鸡胸。详该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火黄者,遍身如火色,两腑下有赤点子,状如粟米或如麦麸。其点子紫色多,黑色少者可治。黑色多,紫色少者难治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先体热身赤,午后却凉,遍身
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清·杨光斗《幼科集要》。用两手大指蘸姜葱热汁,在病儿胸前左右横推至两乳上,共三百六十一次。再从心坎处分推至胁肋六十四次,从心坎推下脐腹六十四次,用右手掌心合儿脐上,左右推挪各六十四次,
又称咀片。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,成为片、丝、块、段等形状,便于煎汤饮服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筋缩的别称。指筋脉挛急不舒。详筋缩条。
①指心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阳中之太阳,心也。”②指两手之三阳经络。《灵枢·阴阳系日月》:“手之阳者,阳中之太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