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香砂养胃汤

香砂养胃汤
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二方。炒香附砂仁苍术(米泔浸炒)、厚朴(姜汁炒)、陈皮茯苓(去皮)各八分,人参木香各五分,白术一钱,白豆蔻仁七分,炙甘草少许。为粗末,加生姜大枣,水煎服。治脾胃不和,不思饮食,口不知味,痞闷不舒。若脾胃寒,加干姜官桂;肉食不化,加山楂草果;米粉面食不化,加神曲麦芽;生冷瓜果不化,加槟榔、干姜;胸腹饱闷,加枳壳莱菔子大腹皮伤食胃脘痛,加木香、枳实益智仁;伤食泄泻,加干姜、乌梅、白术;伤食恶心呕吐,加藿香丁香半夏、乌梅、干姜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七方。香附、砂仁、木香、枳实、豆蔻仁、厚朴、藿香各七分,白术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各一钱,甘草三分,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。水煎服。功能调养脾胃。治饮食不消成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实证

    证名。里实证的别称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十三日,过经谵语者,以有热也,当以汤下之。若小便利者,大便当鞭,而反下利,脉调和者,知医以丸药下之,非其治也。若自下利者,脉当微厥,今反和者,此

  • 肉节

    指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刺此者,必中气穴,无中肉节。”

  • 海底

    即会阴。详该条。

  • 走鼠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清脾凉血汤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五方。荆芥、防风、赤芍药、玄参、陈皮、蝉蜕、炒苍术、白藓皮各一钱,连翘、大黄(酒洗)各一钱五分,厚朴(姜炒)、甘草各五分。加竹叶三十片,水煎,食远服。治椒疮、粟疮。

  • 厥阴寒证

    厥阴病证型之一。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。详厥阴病条。

  • 中风闭证

    中风重危证型之一。见何廉臣选编《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》。《金匮翼·中风统论》:“卒然口噤目张,两手握固,痰壅气塞,此为闭证。闭者宜开。”《类证治裁》:“如牙关紧闭,两手握固,是为闭证,苏合香丸、三生饮

  • 吴瑞甫

    【生卒】:1871~1951【介绍】:字锡璜,号黼堂。福建同安人。早年习儒,光绪间(1875~1908)中举人,授广西候补知县。家世业医,已历七代。其祖父以词章之学无补于世,勉其继承家学,乃受其父吴筠

  • 胎动下血

    病证名。见王伯龙《养儿宝》。指孕妇有腹痛,胎动感,兼见阴道出血。初起症状较轻,后逐渐加重,如流血量多,可致流产。参见胎动不安、胎漏、先兆流产等条。

  • 巫医

    指用画符、念咒、祈祷等迷信方法(也有兼用一些药物)作为治病手段的人。巫医,在殷商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。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,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,这是巫医产生的历史根源。春秋战国以后,人们对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