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救必应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卫生易简方》。为蚕退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幼科证治准绳条。
主里热证。黄色越深,表示邪热越重。微黄薄苔,为外感风热。黄厚干燥,为胃热伤津,若老黄而燥裂,则属热极。黄而厚腻,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。舌质淡、苔微黄而润,则属脾虚有湿。色黄而淡润的厚苔是浊苔,多属湿滞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三方。硫黄、寒水石、枯矾、贯众各二两,蛇床子一两,朴硝五钱。为细末,猪油捣烂调敷。治大麻风。
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二方。茯苓、苏梗、甘草、栀子、陈皮、桔梗、贝母、香附、天花粉、枳壳、半夏。加生姜一片,水煎服。治风热喉丹,形如赤珠,或紫或白,犯之即痛,日久则嗌气。如火盛咽痛色紫,去半夏、生姜,加黄
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,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,故名。同身寸从广义理解,应包括骨度法和指寸法两种,现习指后者,如中指同身寸等。此外还有目寸、口寸等法,亦属此范畴,惟今已
【介绍】:见胡珏条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产后心烦,由余血奔心,故烦闷不安兼腹痛也。……宜祛瘀血为主,服金黄散。七日后作虚烦治,服麦门冬散。”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香茅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