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一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两骨相连接处。详关节条。
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黑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用本草》。即芸薹,详该条。
即足月分娩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五:“夫妇人大产。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民间外科医生,人称为毛矮子。湖南辰溪县人。据说他于二十几岁时,从远处来的乞丐处学得治疗痈疽瘰疬及跌打损伤等外证之术,并能作腹部手术。
【介绍】:见唐玉书条。
指腧穴。《灵枢·小针解》:“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,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。”因穴位为经络气血会聚之处,故名。参见腧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