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一曰气漏,或肿或消,痛胀难忍者是也。”泛指时愈时发的漏症,漏孔时出脓水者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为一软骨,状如马蹄,系于舌根,筋脉相连。司舌之活动,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。
指妇人三十六种疾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三十六疾者、是十二癥、九痛、七害、五伤、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。”详见各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馥原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郁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臊臭、焦臭、香臭、腥臭、腐臭五种臭味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2卷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,证治同疔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