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又名小慈姑、毛地梨、光菇、山蛋。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Tulipa edulis(Miq.)Bak.的鳞茎。分布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。甘、辛,凉,有小毒。清热解毒,散结化瘀。①治咽喉肿痛
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藏青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民族药学著作。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。3册。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,原植物378种。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。附图较多。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、采集加工、药味及药用部分。分别于1972年、1976年
见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(1):30,1972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五:水毒病,……一名水中病。”详水毒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气结不行,反而逆上所造成的难产。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篇》:“数日胎不下,服催生药不效,似交骨不开,实气结不行。儿未到产门,虽数日不下,万不可用开骨药,又切忌催生药。多因坐草太早,儿未转头,原难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见应候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