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黄狗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
龙火,指肾火,命门之火;燔,焚烧之意。即肾火偏亢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经行音哑。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即胃虚喘。详该条。
阴交、阳交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二陵条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莱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吐血杂有脓液者。多由热毒壅盛,血络损伤所致。亦可由药误引起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有内热盛误服桂枝汤吐者,其后吐脓血的记载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针刺治疗中,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。一般分补法与泻法两类。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已有记载,如“微旋”、“出针按针”为补,“切而转之”、“摇大其穴”为泻。自元、明以后又有发展,如《金针赋》提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两种以上药物同用。一种药为主,其余药为辅,以提高其药效。如款冬花配杏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