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洋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
推拿方法名。即喉科擒拿法。见擒拿法条。
出《卫生易简方》为柽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。见《保生秘要》。又名搬法。扳动肢体,使关节伸展或旋转活动。常用于四肢及颈腰部。有舒展筋脉,滑利关节,松解粘连,帮助复位等作用。根据用力方向和施行方法的不同而有侧扳、后扳、斜扳等多种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①即口渴症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口燥咽干,此寻常渴,非三消证。”②指自觉口中干燥少津但不欲饮水之症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凡病人问其渴否,则曰口渴。问其欲汤水否,则曰不欲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方集。见幼幼集条。
病名。指疟疾发作过程中出现大汗亡阳等虚脱之症者。清·吴楚《宝命真诠》:“疟脱之症,魄汗淋漓,面色青黑。脉虚浮数,按之极虚。”治宜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、柴胡,倍参、芪,加白芍、五味、枣仁等。参见疟疾条。